
“弄虚作假”投标企业被重罚
今年3月,省、市督办要求彻查某公司扰乱招投标市场的操作模式。区专班迅速核查发现,该公司在参与电力通道EPC项目投标时,存在业绩造假、资质材料虚假等弄虚作假行为。按职责分工转办行业监管部门后,依法对涉事企业处以47万元罚款,对直接责任人罚款2.3万元,并在信用平台公示失信记录。“这次处罚不仅让我们付出了经济代价,更丢了市场信誉。”涉事企业负责人表示,今后绝不再碰红线。
村级工程“未招先建”被严查
东部某街村委会在陵园建设项目中,未履行公开招标程序,未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,直接指定施工单位,并伪造三方比价、会议记录等资料。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后,2名相关村干部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。区专班并未止步于个案处理,而是深入剖析“村民议事规则缺失”“项目审批流程松散”等根源,推动出台《村级工程类项目招标管理办法》,明确“未招标不得开工”“比价资料需村民代表签字背书”等刚性要求,从源头杜绝“微腐败”。
评标专家“走过场”被标记
在某殡仪馆设施改造项目中,评标委员会7名专家未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评分,导致评标结果公正性存疑。区专班督办行业监管部门后,对涉事专家进行约谈警示,并在“湖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”标记“一般不良行为”,同步约谈招标人(文件编制不规范问题),推动评标流程“标准化”、专家履职“规范化”。
此次公布典型案例,既是警示,也是宣言。青山区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,以常态化整治为抓手,致力于打造一个透明、公平、高效的招投标市场环境,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